欢迎光临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官方网站!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 学术交流 > 会议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主办,第五届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时间:2019-01-02    浏览:

头图

2018年11月9-11日,第五届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第十届深圳围产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在“千年商都”广州拉开序幕。本届会议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深圳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广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承办,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科重症学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妇产科学系)协办,合作杂志有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合作媒体有中国妇产科在线、第一妇产等。

【开幕式】

开幕式短片

本次会议恰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20周年诞辰,一部视频短片阐释了医生救治重症孕产妇的紧张过程。母亲的生命健康,新生命的诞生,家人焦急的徘徊... ...锤炼着医生的使命——仁心济世 与爱同在。 

开幕式现场

随后,在陈敦金教授、王晨虹教授的共同主持下,第五届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 第十届深圳围产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开幕式拉开帷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陈德、广州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夏海晖、广东省医师协会终身名誉会长王智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致辞3

广东省医师协会终身名誉会长王智琼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致辞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陈德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致辞2

广州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夏海晖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主持

陈敦金教授、王晨虹教授主持开幕式

细致入微探索母胎秘境,焦点争鸣探讨产科疑难——首日精彩

会议第一天的学术报告环节主要分为两大专场——母胎转化医学专场和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专场。

在母胎转化医学专场,中外围产医学、母胎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母胎医学的临床与研究热点、难点进行研讨。母胎转化医学专场由段恩奎、孙海翔、曹彬、杨增明、Dongbao Chen、孙刚、李大金及王雁玲几位来自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学者担任主持人,同时分别由华南农业大学的苏仁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张丛教授、湖北中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刁红录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张云芳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刘亚伟博士后、Université de Montréa的Bruce D. Murphy 教授、CHA University的Haengseok Song 教授等多位专家做主题报告,为各位参会人员带来了在母胎转化医学领域富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学术分享。

母胎转化医学专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开启之前,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做重要讲话。陈教授表示欢迎大家的到来,并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搭建起母胎医学、围产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可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进步!

1陈敦金

陈敦金教授

今天下午同时举行的还有妊娠并发症&产科并发症专场,由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主任万波和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张兰珍作为本次专场会议的主持人。同时,现场邀请到了会场主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陈运彬主任、University Hospital Saint-Pierre的康昕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陈倩主任、中上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子莲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冯玲等专家做主题报告,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妊娠并发症和产科并发症的理论性和前沿性的学术研究。现场,很多专家都带来了最为权威和创新的研究发现,并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参会学员讲解和分享。

以下是本日学术报告的精彩摘要:

华南农业大学 苏仁伟教授:胚胎信号hCG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2苏仁伟

华南农业大学的苏仁伟教授首先解释了对胚胎着床有利的容受性子宫的含义,然后他介绍了目前个人及国内外关于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试验的发现和结果。其中,上皮斑是胚胎着床的标志物,胚胎的相关信号(如hCG)对子宫形态和容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进而,苏教授主要依据动物模型试验讲解hCG输注对狒狒子宫内膜的影响、hCG介导的Notch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情况下在位子宫内膜对hCG响应能力和子宫内膜蜕膜化受到的影响三方面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张丛教授:蜕膜化缺陷与子痫前期

3张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张丛教授主要从蜕膜化、子痫前期、蜕膜化缺陷与子痫前期三方面展开对此次讲座的讲解。通过对蜕膜化、子痫前期生理病理机制的研究,张教授研究团队意识到子宫内膜蜕膜化对于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性,提出蜕膜化缺陷影响滋养细胞侵袭,导致胎盘浅着床,引发子痫前期的假设,并开始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张教授则重点分享了围绕该假设进行的研究实验类型及目前取得的成果,其中认为子宫内膜蜕膜化缺陷是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

湖北中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刁红录教授: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子宫接受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4刁红录

湖北中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刁红录教授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可能机制主要有盆腔解剖结构和微环境改变、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影响精子功能、在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和免疫异常。表观遗传修饰是指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可遗传和可逆的修饰。通过文献检索和初步研究,刁教授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存在多种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因此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从根本上是一种表观遗传学疾病,且组蛋白甲基化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

University of Georgia  Xiaoqin Ye 教授:Zearalenone(ZEA)&Pregnancy

5叶小勤

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Georgia的叶小勤教授从Zearalenone(ZEA)、Zearalenone(ZEA) on early Pregnancy、Zearalenone(ZEA) on placental development三方面详细的讲解了Zearalenone(ZEA)对妊娠的影响。通过动物模型试验,叶教授表示,在雌性小鼠中,ZEA会影响妊娠的多个方面,比如受精、胚胎发育、胚胎移动、胚胎着床等,这是内分泌干扰物剂量与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Bruce D. Murphy 教授:

Iterations Between the Embryo and the Uterus During Early Prednancy

6Bruce D. Murphy

来自加拿大Université de Montréal的Bruce D. Murphy 教授荟萃大量的文献和研究实验主要讲述了在早孕期间影响子宫容受性、内膜蜕膜化的分子学机制,并在最后指出,子宫内膜蜕膜是胚胎植入和胎盘形成的基础。子宫内膜上有一种转录信号可以反应子宫内膜的对胚胎植入的接受度。蜕膜可以选择有生命的胚胎并排斥有缺陷的胚胎。LRH-1是子宫内膜蜕膜化的重要调控因子,在子宫内的表达对妊娠至关重要。未来,可能通过LRH-1激动剂和拮抗剂来调控子宫内膜蜕膜化,进而诱导胚胎滞育,为短期胚胎保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云芳教授:

sperm tsRNA and RNA modification mediated  acquired

epigenetic inheritance

7张云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张云芳教授主要讲解“精子tsRNA和RNA修饰介导的获得性遗传”。首先,张教授通过介绍血清中tsRNA稳定性及稳定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开启对精子中tsRNA功能和作用的探索研究及其相关讲解。最后张教授指出,精子tsRNA可以作为表观遗传载体,介导下一代的获得性遗传,而RNA修饰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调控精子RNA所介导的获得性遗传的关键基因是Dnmt2,Dnmt2能够调控精子RNA上编码指纹的正确形成,来指导子代获得性代谢性疾病的遗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刘亚伟博士后:人类胎盘发育及其异常相关疾病

8刘亚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刘亚伟博士后指出胎盘对于母体和胎儿孕期和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人类胎盘具有重要意义。他通过对多个研究模型的阐述指出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滋养层细胞融合受到抑制,可能与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的细胞核缺乏DNA合成有关,从而提出假设——滋养层合胞体的形成前提是前体细胞退出细胞周期,并围绕这一假设展开一步步的研究后认为Syncytin-2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表达调控对维持正常的胎盘功能极为重要。此外,刘博士还讲解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胎盘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相关发现。

厦门大学医学院 曹彬教授:Autophagy and the placental barrier

9曹彬

厦门大学医学院的曹彬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从“ZIKV病毒的小鼠母胎传播模型”、“ZIKV病毒的小鼠母胎传播模型”、“羟基氯喹能阻止ZIKV病毒跨越胎盘屏障的机制吗”三方面讲解ZIKV病毒的垂直传播机制,然后讲述宫内感染与PTB的相关研究实验,从而回答自噬是否及如何调节胎盘屏障功能的问题。最后,他指出自噬是胎盘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噬机制对胎盘屏障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ATG16L1缺陷的小鼠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引发)炎症,及胎盘中的ATG16L1对ZIKV垂直传播的抑制作用。但潜在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雁玲教授:胎盘滋养层分化与妊娠结局

10王雁玲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雁玲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有学者将胎盘对胎儿的营养功能总结为胎盘-胎儿器官轴,并认为这一学说对从事胎盘研究的人员而言十分有意义。此外,文献显示胚胎/胎儿致死突变大多与胎盘发育异常相关,可见胎盘的重要性。同时,她还总结出人胎盘的三个关键功能单元,即母胎免疫豁免-母胎界面免疫调节、母胎营养传输和代谢-胎盘转运和代谢、母胎界面血流灌注-螺旋动脉改建,并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人胎盘的三个关键功能单元研究中目前取得的结果,使大家对胎盘功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李大金教授:

Roles of Galectin-9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egnancy

11李大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李大金教授深刻诠释了Galectin-9在生理病理妊娠中的作用。其核心为子宫-母胎界面滋养层细胞来源的Galectin-9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孕期的血管重铸,从而导致子痫前期、流产等。因此,可通过在妊娠过程中调节Galectin9-Tim3(表达与免疫细胞),保证免疫细胞不攻击胎儿,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孙刚教授:

胎盘糖皮质激素屏障建立的分子机制

12孙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孙刚教授首先介绍过量糖皮质激素对胎儿的危害、胎儿糖皮质激素的产生机制及影响、母体糖皮质激素的产生机制及影响,然而,由于胎盘存在糖皮质激素屏障,即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11β-HSD2),所以正常情况下母体产生的大量糖皮质激素并未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11β-HSD2的生理功能,孙教授荟萃大量的分子研究实验系统阐述了胎盘11β-HSD2与IUGR和DOHaD之间的关系、11β-HSD2的产生、功能作用机制等方面内容。

CHA University  Haengseok Song 教授:

Perivascular cell promote angiogenesis for efficient uterine regene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Asherman Syndrome

13Haengseok Song

来自韩国CHA UniversityHaengseok Song 教授主要介绍关于血管周围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在Asherman综合征的小鼠模型中进行有效的子宫内膜再生的实验研究,并在最后指出:创伤的AS模型可很好的模拟AS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和慢性纤维化,PVCs具有减少纤维化和改善子宫状况的潜力,从而在AS中获得更好的妊娠结果。旁分泌因子如“X”有助于子宫修复,这是由PVCs促进的。RNA-Seq研究表明,PVCs显著改变AS子宫内的mRNA表观,包括与血管生成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基因。PVCs分泌的因子“X”通过HIF1α-ANG1-TIE2信号促进血管生成,以改善受损的子宫状况,从而改善AS的妊娠结局。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ongbao Chen 教授:

Gassing the Uterine Vasculature:an Imerging of H2S in Preeclampsia

14Dongbao Chen

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Dongbao Chen 教授讲到妊娠期间的心输出量重新分配,心脏泵出的血液很大一部分进入子宫,子宫的血管系统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发生许多生理学变化,主要为子宫螺旋动脉的直径变大,研究证实这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的舒张造成,而不是因为大量细胞增殖。雌激素信号在血管的这种变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往研究已经证实气体信号NO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Chen教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另外一个气体信号H2S的系统研究,指出在正常生理过程中雌激素调控的CBS-H2S信号在子宫血管的舒张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在子痫前期这一疾病中也发现了该信号级联通路存在异常,在建立的子痫前期动物模型中还发现H2S对于疾病改善或治疗的积极效果。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autam Chaudhuri 教授:

Mysteries of the Endothelium:More Secrets Unraveled

15Gautam Chaudhuri

来自美国洛杉矶University of CaliforniaGautam Chaudhuri 教授首先回顾历史,系统讲解了前列素是如何发现的——主要通过其生物效应,结合化学手段发现第一个前列腺素,随后更多的前列腺素得以发现确认。在了解前列腺素体外作用的基础上,Gautam Chaudhuri 教授还尝试了将其作为宫内治疗用于临床的相关研究。此外,他还分享了NO作为血管内皮来源的舒张因子的发现历史。

联系我们:

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63号
邮箱:
gdsckzkzx@163.com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2024
  • 网站备案:粤ICP备19008027号